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
 

  春节到了,扎赉特旗胡尔勒镇“布丝瑰”宣讲队的工作还没有停止,《新春走基层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宣讲队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润物无声的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村民的喜爱和欢迎。

  近年来,扎赉特旗从始至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心聚力落实两件大事,开展旗委书记民族工作专题谈话压实主体责任,狠抓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一”群众工作法,从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走深走实。目前,首批确定试点嘎查村20个、社区2个、单位22个,共谋划组织并且开展各类活动1100余场次,参与群众18万余人次。

  在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石榴籽广场,唱响北疆文化农牧民“村TV”汇演正在开演,一场接地气、暖民心的文艺节目让各族群众沉浸其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我们都是一家人,自当携手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村民包森林有感而发。

  扎赉特旗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举措,组织并且开展《“扎赉特旗·石榴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宣讲进万家》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采取“文艺+宣讲”“志愿服务+宣讲”的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抓出成效,潜移默化讲清楚“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引导各族群众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扎赉特旗坚持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的获得感中坚定跟党走的信念。

  时下,正值大米加工旺季,春节期间,各大米企业加工车间分外忙碌。在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工新米。“今年公司种植水稻2万亩,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发展水稻面积近5万亩。”公司CEO朴哲君说。扎赉特旗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内蒙古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里水稻种植培养面积达69.5万亩,年产量达35万吨,近日,经专家组实测的结果为,最高亩产达785.9公斤,再次刷新全区水稻单产纪录。目前,全旗大米加工公司15家,其中规上大米加工公司5家,年加工大米5.5万吨,年产值超过3.5亿元,直接带动100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

  在宝力根花苏木宝力根花嘎查包永胜家以种地为主,草场常年闲置,现在通过优质饲草种植项目,不仅家里每人可以入股4亩地,在收草阶段,搂草机还可以在这里干活,收入又多了一份。“我家12亩草场,一亩地收入200元,还用自己家的搂草机割着牧草一亩地3元钱,一年总收入6000元左右。”包永胜高兴地说。

  扎赉特旗把解决草原过牧作为主攻方向,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目前,全旗已在25个嘎查村推行农村牧区“三变”改革,健全农民主体参与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实现共富机制,既美了生态,又促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与此同时,扎赉特旗落实自治区党委“七个作模范”要求,实施“三抓四互两提三带”特色做法,培树盟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创新基地3个、宣传教育基地1个,不断的提高载体质量,举办系列活动近千场,开展主题宣讲900余场,“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入人心。开展党员干部“联户有为·同心共治”行动,构建党员“一带二”联户模式、建立“联户长”包片机制、探索“一评一亮六优先”激发鼓励措施,搭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治理网络,就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引导各族群众知恩感恩、团结奋进。

  扎赉特旗以“四排两调一例会”枫桥经验工作法为抓手,发挥帮扶单位、嘎查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人员作用,让稳定共安成为常态。

  扎赉特旗立足实际,把产业互助、群众互帮、干部互融、旅游互往与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现如今,扎赉特旗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3个,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自治区级示范单位7个、模范集体5个、自治区级模范个人25名,盟级“石榴籽家园”18个、“最美石榴籽家庭”180户……,民族团结成为扎赉特旗的“金字招牌”。

  除此之外,扎赉特旗实施“石榴籽育人工程”,抓实感恩教育,抓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抓好常态化法治教育,培育“一镇一品”“一委员单位一特色”等品牌做法。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绘新画卷。扎赉特旗正在不断谱写着各民族血脉相融、情感相亲、一起发展的动人篇章。